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料中心 > 往期专题 > 减编控编经验交流 > 典型经验
坚持“三个着力”、严把“三个关口”——山西运城闻喜县编办扎实搞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时间:2016-09-21              字体: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编办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各项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规定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坚持“三个着力”、严把“三个关口”,初步建立形成了事前预防控制、事中监督落实、事后检查评估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制度体系和工作格局,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迈出新步伐、迈上新台阶。

  一是在事前预防控制上着力,严把源头关。打好“预防针”、把好源头关是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打好“预防针”上,该办坚持培训学习与宣传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山西省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等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纳入县委中心组学习和乡科级领导干部党校培训计划,精心编印了《机构编制法律法规汇编》,各部门主要领导和机构编制联络员人手一册,切实增强单位“一把手”的机构编制意识,筑牢“编制就是法律”的思想防线;另一方面,积极通过下发文件、制作版面、编发短信、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对机构编制法规政策进行了全方位、多途径、立体式宣传,做到编办人员熟练掌握、县上领导知行合一、全社会广泛皆知。在把好源头关上,该办结合机构编制各阶段中心和重点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闻喜县控编减编工作实施办法》、《闻喜县控编增人暂行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等,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在机构管理上,严把“控”这个总开关,用好“调”这个活办法,对确需成立机构、使用编制的,实行“撤一建一、增减平衡”,严格按管理权限审批,确保全县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在2012年年报底数内;在编制管理上,严格执行用编预审制度,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的“总开关”作用,涉及公开招录(聘)、人员调整、军转安置、领导干部任职等占编事宜的,必须事前经过用编审核,否则一律不予办理实名制管理手续。通过事前预防和控制“两结合”,既增强了全社会的机构编制意识,又有力推动了各项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二是在事中监督落实上着力,严把管理关。该办坚持过程式、精细化管理的工作理念,将机构编制监督贯穿于机构编制管理的全过程。在机构管理上,严格执行“三个一”审批制度(全县各级各部门凡涉及机构编制事宜,由机构编制部门一家承办、机构编制部门领导一支笔签发、机构编制部门一家行文),严格按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和编委领导审批同意的机构名称、机构规格、经费形式、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信息下达和使用。在实名制管理上,坚持要件齐全、动态调整的原则,确保实名制管理系统登载信息准确、更新及时。“要件齐全”就是上下编人员必须提供招录(聘)文件(退休文件、解聘文件)、控编增人卡、基本信息审核认定表、介绍信、调动表、单位报告等关键要件的原件或复印件,要件不全者不予办理;“动态调整”就是凡是涉及《山西省机构编制管理证》登载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内设科室、人员及个人信息等事项变动的,要求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向机构编制部门报告,机构编制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在山西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系统上同步调整,确保做到“四个一致”:即纳入管理系统的机构信息与编制部门审批信息相一致、各单位实际使用编制数与编制部门核定数相一致、各单位实名制管理人数与财政部门工资发放人数相一致、各单位实名制管理人员信息与档案管理部门认定的信息相一致。

  三是在事后检查评估上着力,严把执行关。开展检查评估是落实机构编制改革、管理等各项政策规定的重要抓手,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有效途径。工作中,该办坚持“三个结合”,认真搞好机构编制事后监督工作。一是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评估相结合。在日常监督上,积极依托机构编制管理证年检、实名制管理、年报统计等工作,随时查验各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上的登载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专项检查评估方面,根据省市政府机构改革、控编减编、事业单位分类、机构编制核查等专项工作评估验收方案的安排部署,围绕省市督查内容,先后组织开展了6次专项评估验收工作,确保各项政策规定贯彻执行到位。二是自身监督和社会公开监督相结合。在搞好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报纸媒体、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建立了来信、来访、网站、电话、微信“五位一体”的机构编制监督举报机制,实行专人负责、件件落实,进一步拓宽畅通监督渠道,打破群众监督时空限制,提高群众监督积极性。三是“单兵作战”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职能作用、搞好“单兵作战”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预算等综合约束机制,先后与纪检、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联合行动,开展了清理“吃空饷”专项行动、在编不在岗大检查、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考核等专项督查。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将“机构设置、编制使用及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纳入审计部门的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形成监管合力。(李瑞亮)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10  电话:010-69001463 69001475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免责声明
京ICP备 05084180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56号
Copyright © 2010-2019 www.scopsr.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