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编减编工作是中央根据新形势需要,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杭州市认真贯彻中央、省控编减编工作要求,牢牢树立全局观念,大力强化责任意识,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扎实做好控编减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精心谋划,科学制定控编减编工作方案
(一)调研先行,打好思想基础。控编减编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敏感度高,直接关系各部门利益,社会关注度也较高。为此,该市编办领导分别带队赴相关区、县(市)和市直相关部门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建议,对守住两个编制“总量”基数底线、做好控编减编工作政策进行宣传解释,特别指出控编减编是一项政治任务,要不折不扣加以完成,取得部门的理解支持,有效保障控编减编工作顺利进行。
(二)数据先行,做好精细测算。以实名制系统数据为基础,从“总编制数”、“空编数”、“未来三年自然减员数”等维度,对每个区域和单位的人员编制数进行测算,以精细化的数据分析确保出台政策合理可行。
(三)政策先行,形成统一认识。拟制下发《杭州市2015-2017年三年用编工作方案》、《杭州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控编减编方案》等,明确用编工作思路,提出编制核减标准。
二、强化落实,严格执行控编减编工作政策
(一)统一标准,不折不扣执行减编政策。根据方案要求,党政群机关、参公和事业单位分别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精简,机关工勤空编全部收回,今后采取“退一收一”方式;行政类事业单位精简全部空编;生产经营类、长期不运行、经费形式为企业化管理、主要承担培训职能和机关后勤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精简全部空编,今后采取“退一收一”方式。
(二)结合实际,合理有序安排编制使用。对市本级明确每年新进人员数不超过当年退休减员数,确定用编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标准,确保方案可操作性。同时,对区、县(市)提出要严控人员编制增长势头,不得发生总量超编的情况,已超编的每年要留出一定比例的退休减员空编数用于消化超编。
(三)加强督查,推行人员编制定期报告制度。依托实名制系统,每季度形成《区、县(市)人员编制变动情况报告》,报送市、县(市、区)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重点反映存在超编问题的区、县(市)情况,督促区、县(市)按要求全面落实控编减编工作。
三、创新机制,有力推动控编减编工作落实
(一)调剂减编机制推动了控编减编工作顺利实施。为提高控编减编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行“在减编总量不少前提下,部门可以采取系统内不同单位之间调剂减编数”的工作机制,得到部门一致认可。
(二)部门合作机制保障了编制调控使用政策落实。在控编减编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与组织、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的紧密沟通合作,确保三年用编计划落实。如明确政策性安置人员和公务员招考计划原则上在用编计划内安排;鼓励和引导政策性安置人员往事业单位以及乡镇机关、政法机关、基层三所等单位安置。
(三)定期报告机制督促区、县(市)严控人员编制总量。依托实名制系统,每季度形成《区、县(市)人员编制变动情况报告》,报送市、县(市、区)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提升各地控编减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