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料中心 > 往期专题 > 地方改革和管理创新经验做法 > 推进地方机构改革的方式方法
围绕维稳戍边 扎实推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机构改革和团场综合配套改革
时间:2020-04-16              字体:       

  在新疆组建兵团,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兵团视察,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求兵团履行好“三大功能”、发挥好“四大作用”,亲自部署指导兵团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工作。兵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对兵团的定位要求,加强领导、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有力推进,兵团机构调整、师市机构改革以及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一、健全和转变“政”的职能,推进兵团机构调整 

  一是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组建、调整了14个党委议事协调机构;二是进一步优化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职责配置,明确机构编制、公务员、新闻出版等工作由党委职能部门归口管理或领导;三是健全行政职能,组建了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兵团金融工作办公室)等机构,承接自治区授予的行政职能和行政执法权,兵团本级公布了十大类行政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四是因地制宜设置机构,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兵团向南发展决策部署,彰显“军”的属性,推进向南发展;五是统筹和集约使用编制资源,实行大部门制和大处室制,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党政部门一般都设立了政策法规研究室(处),96.7%的主要业务处室实现大处室制。 

  二、破除体制机构制约,推进师市机构改革 

  一是在进一步增强党的意识前提下,参照地方政府管理,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克服农垦企业思维,养成“政”的思维和行为,按照县级市的职能定位,向各师授予行政职能和行政执法权;二是优化党政机构设置,落实大部制,实行总量控制和限额管理,各师市党政机构数精简2.6%;设立自治区直辖县级市的,市党委、纪委监委及其工作机关与师党委、纪委监委及其工作机关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市政府工作机构与师行政工作机构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三是加强师市领导班子建设,规范各师市党委常委职数设置,市人大主任、市长、政协主席由师市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副市长由副师长兼任,师市不再设总师、秘书长和副秘书长,从体制和组织保障上实现师市合一;四是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各师市行政编制有减有增,减幅最大的师市行政编制精简达48.4%,增幅最大的师市行政编制增加达115%;五是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减少执法层级,积极推进执法力量下沉,师市及以下只设一个执法层级,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推进组建师市市场农业文化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三合一”),强化区域网格化管理;六是大力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改革,兵师两级明确撤销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89家,其行政职能分别划归相关行政部门。 

  三、夯实维稳戍边基础,大力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 

  着力解决中央指出的“五个不适应”以及超编、混编、缺编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推进团场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四分开,推进以“四清、四分、三实名、一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四清,即摸清团场人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政府性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政府性债券和生产经营性债务四类情况;四分,即团场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四分开”;三实名,即对团场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连队职工、基干民兵实行严格的、动态的实名制管理;一民主,即积极探索连队党支部领导下的基层民主管理改革,全面推行城镇社区居民自治。改革后,团场机关一般设置56个工作机构,全兵团各团场机关工作机构精简比例达20%以上;团场机关行政编制精简达25%;团场事业单位得到大力规范,除学校、医院外,机构和编制全部重新核定,事业编制精简比例达17.8%。与2014年事业单位分类时统计数据相比,团场事业机构减少了672个,减少了42.5%(不含团场学校、医院),财政供养人员减少了51%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10  电话:010-69001463 69001475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免责声明
京ICP备 05084180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