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深化改革精神,立足破解“县域经济总量不足,发展环境总体欠优”这一实际,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氛围为目标,情系百姓、力用发展,多措并施,扎实做好基层政务服务工作。
一、做好顶层设计,筑牢服务意识
把为民服务作为全县各级党政机关抓实抓好的重要政治任务,突出发挥各级引领和指导作用,着力做好顶层设计。一是筑牢服务意识。把政务服务纳入县乡村三级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彻底改变“上级催、群众找、企业撵”的“逼”法,努力培树“党政带头,超前谋划,上下联动,主动服务”的新思维。持续推行政务服务工作“一把手工程”,坚持每年两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政务服务工作,统筹解决影响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考核引领,把政务服务工作纳入乡镇、街区和部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层层强化服务理念。二是强化政策引领。着力加强政务服务规范性、标准化建设,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关于加强和完善政务大厅建设的实施方案》、《蒙阴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蒙阴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蒙阴县县直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清单的通知》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通过政策引领,为抓好政务服务提供了有力指导,为规范政务服务工作提供了标准和遵循,彻底解决了工作中“思路不清,标准不明”等问题。
二、搭建三级平台,完善服务体系
着力搭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县城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村服务站点”三级服务平台,夯实政务服务基础。一是打造多功能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强化区域化核心服务能力。投资5000万元对县政务服务中心实施三次集中改造,实现了场地、人员、设施、制度四配套、四达标,实现了硬件保障能力的提升。按照“一个大厅对外、一个窗口办事”、“三集中、三到位”等上级要求,落实省政府推进“四张清单、一个平台”的改革要求,规范优化县政务服务大厅审批窗口,清理规范驻厅窗口行政审批事项,督促派驻单位授权到位。今年以来,共组织驻厅窗口梳理营业执照、机构代码、税务登记、环评登记、建设项目备案、林木采伐许可、苗木运输检疫等194项审批事项,梳理企业注册代理、招标中介代理、金融银行支持、商务配套服务等6项便民业务,编制完成了大厅审批目录清单、便民服务清单。完善大厅“五区布局”,对企业注册区、投资审批区、行政许可区、公共资源交易区、农村产权交易区进行优化调整,开通快速审批通道,达到了“一站式服务、并联式审批”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三证合一”工作,把工商、质监、地税等窗口整合到一个区域,简化登记业务流程,协调处理相关问题,推进了“三证合一”制度的顺利实施。二是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依托乡镇街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打造乡镇街区便民服务大厅,大力整合便民服务资源,把分散在县直派驻乡镇各单位的服务事项和乡镇散落在各办、中心的服务事项及人员集中到便民服务大厅,筛选入驻事项,编制服务事项清单,开展集中便民服务。目前,全县10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得到了改造提升,全部推行了办事登记、限时承诺、一次告知等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经管、社保、计生、农村产权交易等10多项便民服务。三是合理设置村级便民服务站点。按照服务人口多少、服务半径大小、服务距离远近等因素,依托综合社区和中心村等居民集中居住点,综合建设便民服务站点116处,选齐配强村级服务代办员136人,直接为群众提供审批代办、信息技术等便民服务,建成乡村便民服务网络,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放管结合,规范权力运行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一是精简县级行政许可事项和其他行政权力事项。在2015年对照县区通用目录对县级行政许可事项目录规范调整后,2016年行政许可取消4项,合并1项,调整为其他权力事项两项,共保留县级行政许可事项249项;县级权力事项从2014年4446项精简到3225项,压减27.5%。二是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对中介服务机构和收费项目进行了清理规范,2015年,中介机构与政府审批部门全部脱钩,实行中介服务清单管理,编制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41项。2016年,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进一步清理,取消14项,新纳入清单1项,保留28项。中介超市首批筛选入驻10家规模较大、业务水平好、社会信用度高的中介机构,中介服务范围涵盖了项目可研、招投标、会计代理、企业登记、房产交易、劳保代理等60多项服务,2016年完成公共服务3580件。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四库、双随机”抽查监管制度,建立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库、异常信息库、随机抽查事项库、单位名录库”四库,打造事中事后监管平台。首批在农业、交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8个领域启动了“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抽查部门20个、事权60余项,较好地规范了权力运行,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
四、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下大力气减少办事环节,简化服务手续,把优化服务流程作为提高基层政务服务效能的必选“功课”抓实做好。一是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规范了38个审批部门行政许可科设置集中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编制行政审批《服务指南》和《业务手册》234套,印制一次性告知单两万份,制定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并联审批、责任追责4项制度,优化窗口审批流程,平均办理时限缩短46.9%。2016年完成行政审批2.8万件,同比增长36.5%,事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三证合一”改革,累计核发“三证合一”营业执照822本,换发“三证合一”营业执照1126份,完成“五证合一”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落实工商审批权限下放,把农民合作社、个体户营业执照办理权限下放到乡镇,最大程度方便了群众办事。三是稳妥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完成国土、房产、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业务整合工作,不动产登记业务全部进驻大厅,自2016年7月22日颁发全县首本不动产证书以来,累计颁发不动产证书1080本、不动产登记证明2561份,办证时间从原来30天缩短到现在5天,实现了办事效率的成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