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临清市委编办瞄准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强化系统性保障,在推动资源整合、产业升级、规范经营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临清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资源整合,优化体制机制。一是围绕区域协同,完善制度体系。出台烟潘唐一体化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打破烟店、潘庄、唐园三镇行政壁垒,以轴承产业为纽带,加速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明确市发展改革局牵头,协同相关部门优化产业整体布局。二是围绕优势互补,设置产业聚集区。整合烟店、潘庄、唐园三镇在轴承制造、零部件加工、仓储物流等方面的差异化优势,规划建设轴承产业聚集区,引导企业打破同质化竞争,实现错位发展,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围绕集中审批,设立专职机构。立足当地轴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设立市行政审批局烟潘唐分局,负责烟店、潘庄、唐园三镇辖区内涉及企业登记、行业准营、项目建设等的行政审批事项,通过窗口前移、服务下沉,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聚焦转型升级,加强要素支撑。一是紧扣创新型发展需求,强化人才招引。完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组建市人才引进服务中心,负责全市人才引进服务保障工作。近年来,引进“两院院士”、海外院士、国家级人才等7人,高层次专家43人,特色产业对口人才2人,为企业注入强劲创新动力。二是紧扣环保型发展需求,推动企业技改升级。强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统筹推进生产技术革新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职能,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三是紧扣开放型发展需求,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在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加挂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服务中心牌子,增加港产城一体化服务保障职责,助力进出口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聚焦规范经营,提升监管效能。一是加强产权保护,护航产业健康发展。在市市场监管局加挂市知识产权局牌子,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运用等职责。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深化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的协作配合。二是加强法律服务,编制依法经营工具书。推动司法部门联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部门,深入梳理涉及轴承产业发展的法律规定,编制涵盖813个行政事项和86个民事事项的轴承产业全周期依法经营指引。三是加强信用激励,营造诚信经营环境。成立市社会信用服务中心,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保障职能,创新打造“信用+轴承产业集群”激励场景,对轴承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将企业信用等级与政策扶持、资源倾斜挂钩,对高级别信用企业给予优先扶持。(拟稿人:马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