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创新管理 > 机构编制管理
江苏省徐州新沂市编办“四大行动计划”助推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时间:2016-07-25              字体: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编办准确把握机构编制工作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找准机构编制管理改革创新的切入点进行高位谋划,实施“四大行动计划”,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服务,弥补机构编制短板,优化资源配置,释放最大效益,为构建简约、阳光、便民、高效的政府治理新体系聚焦用力。

  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优化盘活”行动计划。减轻编制需求压力。注重从重审批的微观管理转变到既重微观又重宏观的管理上来,逐步建立管改革、管总量、管标准、管结构、管调控的现代理念。一是盘活机构编制资源。加强动态调整,引导编制资源更多向民生领域、基层一线倾斜,对现有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用编单位,通过自然减员、内部调剂等方式逐步调整到位,有序推动编制内人员合理流动,统筹做好人员编制结构优化工作,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有序开展自收自支事业编制人员转为全额财拨编制试点工作。财拨空编单位需新进人员时,试点从自收自支编制人员中从优考试选拔调配,确保最大化发挥机构编制效益。三是做好购买服务范围审核工作,对新增一般性公共服务事项,一律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不再增加机构编制。四是设立“节约编制奖”。为解决单位内部少数人占用编制不干事、人浮于事、不作为、作风懒散等现象,在单位和部门层面设立“节约编制奖”,鼓励单位人员一专多能、兼职、多岗,节约现有编制,把腾出的编制由市编办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岗位,对节约使用编制的部门或单位给予一定比例的人员经费奖励。

  中心镇教育、卫生事业编制使用“重点倾斜”行动计划。按照市委、市政府把马陵山、棋盘、草桥、窑湾、高流五个中心镇建成经济特色鲜明、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辐射周边的县域副中心的总要求,在编制管理与服务上主动向中心镇倾斜。深入研究符合中心镇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和编制核定、配备、使用等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破解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与中心镇教育、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树立符合中心镇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的机构编制新理念,主动作为,深度对接,优化中心镇中小学、医院编制资源配置,编制使用向中心镇中小学、医院倾斜,人员编制配备、使用方面优先满足中心镇需求。中心镇中小学编制在原有基础上核增3%,中小学、医院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不受编制限制,凡中心镇中小学、医院缺编一律从其他镇教师和医务人员中择优选调。

  急需人才引进编制使用“三个公开”行动计划。为规范市外人员调入程序,畅通市外人员调入渠道,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外地人员调入机制,全市调入名额由市编委会根据年度编制空缺情况研究确定,市外人员每年选调2次,做到“三个公开”。一是公开报名时间。在政府门户网和机构编制网公开报名时间,拟调人员可自行下载报名表网上报名。二是公开调入条件。三是公开录用办法。符合条件人员经编制审核后报名参加竞争性考试,按照公开、平等、择优原则择优选调。

  编委议事“源头把控”行动计划。一是及时修订完善《新沂市机构编制委员会议事规则》,完善议事内容、规范议事流程,在议事决策制度、议事流程、会议纪要办理等方面科学细化。对涉及人员机构调整、行政管理体制及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方案、机关事业单位政策性安置及人员逆向流动、年度用编计划等议题由编委会民主决策。二是市编委会实行议题申报常态化,拟提请会议研究的议题,由市编委办主任事先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形成一致意见,填写《新沂市编委会议议题申报表》,形成1000字以内的专题汇报材料,报市编委主任审定同意后纳入议题库。三是议事决策民主化。市编委实行主任负责制和集体领导、统一承办制度,机构编制及职能调整等重大事项,由市编委会议集体研究、民主决策,以集体决策代替个人决定。重大事项邀请分管副市长、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列席。四是会议纪要办理透明化。会议纪要由市编办根据会议研究意见拟制,报市编委主任审定签发。以会议纪要代替领导签批,会议研究决定的事项由市编办及相关单位按照纪要及时办理。市编办负责督查会议纪要落实情况并及时报市编委。(陈增刘)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10  电话:010-69001463 69001475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免责声明
京ICP备 05084180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56号
Copyright © 2010-2019 www.scopsr.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