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启东市围绕建设项目审批中的施工许可这一审批核心点,以打破审批前置瓶颈、精简环节压缩材料、提升审批服务水平、整合“一表制收费”四项举措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提高审批效率,着力打造建设项目审批新速度。
一、突破审批前置瓶颈,“部门间”变“部门内”。推进各相关部门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局集中,变“部门间并联审批”为 “部门内并联审批”; “各部门容缺环节”为“部门内容缺环节”; “综合各部门条件”预审为“部门内”直接预审。凡行政审批局内部审批事项,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一律取消原先部门间设置的前置条件。凡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项目,审批过程中可以多头并进,容缺办理,在施工许可证发放前统一扎口核查,最大限度简化了施工许可办理流程。
二、分类细化审批项目,精简环节压缩资料。根据建设项目性质和特点,启东市将项目审批分为三类,即:工业项目审批、房产商业开发项目审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将整个项目审批全流程整合为四个阶段,即:前期准备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划分5-7个环节,分别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合并审查、集约审批、一站办结”的审批模式。
三、着力提升审批服务,探索上门帮办制度。在开展审批定期会办、强化项目审批督办的基础上,推行重点项目上门帮办制度。重点项目指定项目服务联络员,实行“一对一”上门帮办服务,确保服务企业零距离、全方位、全天候。定期组织相关业务科室深入镇区、园区重点项目一线,现场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加强重点项目的提前介入,预约服务,政策宣传,加强与业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帮助业主单位尽快熟悉相关行业管理规定和要求,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四、整合项目收费环节,实现“一表制”收费。着力解决建设项目收费多、乱、杂等问题,推出建设项目“一表制”收费,整合原分布于8个部门的共10个收费项目。实行“一表制”收费后,“申报材料由厚至薄”,企业递交的申报材料从30份压缩到12份,减少60%;“审批手续由繁至简”,企业从跑8个部门缴10笔费用变为在1个收费专窗缴1笔费用,减少盖章数6个;“制度成本由高至低”,通过后移所有缴费项目,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唐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