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也是释放改革红利的关键路径。山东潍坊市寒亭区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解绊,当好“护航员”。一是审批事项再规范。积极承接落实上级下放、取消和调整的权力事项,先后12次承接上级下放权力事项336项、取消124项、调整规范58项。编制完成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并将所有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实行动态管理,规范权力运行。二是审批流程再优化。大力实施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块化”审批、行政审批否定报备等制度,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政务服务通用审批平台,压减审批要件、简化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率。截至目前,政务服务通用审批平台收到申请3655件,按时办结3619件,办结率99.02%。三是审批时限再压缩。大力推行办理时限承诺制和时限预警制,全面推行“一审制”和“一审一核制”,缩短项目落地时间。今年以来,全区共立项项目69个,总计节省审批时间700多天。
二、加强监管,为企业清阻除障,当好“裁判员”。一是推进公正监管,提升监管实效。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防止“任性监管”、避免“人情监管”,构建公平公正、配合顺畅、运转高效的监管责任体系。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随机抽查648次,累计随机抽查对象5243人。二是强化信用监管,创新监管方式。紧密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严重失信行为企业和个人,在政府采购、办理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限制,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去年以来,先后有222家企业、257户个体工商户因融资贷款、开设网店、外出旅行等方面受限,而主动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三是深化网格化监管,加强风险防控。明确各级网格职责,理顺工作机制,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责任到人、监管到位、执法规范、高效运转的监管网格。
三、优化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当好“店小二”。一是服务平台集约化。全面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依托政务服务大厅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进一家门、办多家事”。目前,所有驻厅单位和驻厅事项“应驻尽驻、应入必入”,彻底实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二是服务措施便利化。推出非工作日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并通过网站、查询机、服务指南、告知单等形式,公开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信息,让群众实时掌握办理流程和进度。今年以来,累计提供非工作日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87次。三是服务渠道畅通化。开通企业服务“专享绿道”,建立代办员、帮办员、跟办员“三员互动”工作机制,实行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服务。今年以来,组织市场监管、发改、规划、国土等11个部门首席代表和帮办员为37家企业,进行工作衔接26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