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委编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统筹机构编制资源,依托“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构建“一个体系强联动、一支队伍抓落实、一套机制提质效”市民诉求解决新机制,助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立一个体系,提升工作整体性、协同性。聚焦解决群众、市场主体和基层关注的“民生、发展、执法”三类诉求,以“青诉即办”平台为主体,按照集约高效原则,加强市、区(市)两级一体化平台建设,建立涵盖“1个市级平台+10个区(市)平台”的“1+10”工作体系,形成市级统筹调度、区(市)受理转办、相关部门限时办理工作机制。2024年,共受理各类民生诉求事项近90万件,93%的事项在区(市)得到解决,85.5%的事项在镇(街)得到解决,满意率达98%以上。
建强一支队伍,提升工作专业性、服务性。聚焦建立统筹、调度、部署、督导“全链条”管理模式,整合市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热线协调处、政务服务热线督办处,设立政务服务热线办公室,统一负责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青诉即办”数据研判、督办考核等工作,推动以职能整合加速业务融合。根据工作需要,市级调整设立市民诉求解决推进中心,主要承担“青诉即办”平台建设维护、诉求受理转办回访等公益服务工作;各区(市)结合工作需要,调整优化区(市)民生诉求解决相关机构,完善职能配置、加强专业力量配备、建强工作队伍,推进建立健全与“10+1”工作体系相匹配的机构职能保障体系。
健全一套机制,提升工作科学性、实效性。坚持数智赋能,建立市民诉求信息共享机制,集成分析各平台受理的诉求数据,精准分析诉求多发领域和倾向性问题,紧盯基层反映的突出事项,重点研判共性问题,实现诉求融合办理,推动由“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坚持为民导向,建立市民诉求差异化管理机制,分级处置各类型诉求,加强全过程监督,实现“一门对外、一口受理、一网运行、一体评价”。坚持科学高效,建立诉求解决分工定责机制,聚焦教培机构“预付消费”纠纷、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网约车纠纷等重难点,依托“政府职能运行智能监管e平台”,对诉求承办单位职责进行分析研判,加强会商协商,杜绝承办单位相互推诿、诉求长期无人认领等问题。(拟稿人:赵磊)